鬼面骑士谈何为摄影艺术
责任编辑: 飘渺一叶
  • 发布者: 纸飞机  发表于 2011-5-9 12:52 分类:观察与思考 查看: 2557 

    摘要: 以下是鬼面骑士在〈观神秘园图片,谈老摄影师休矣〉中的一段回帖,偶自觉应独立发贴。 现而今的艺术,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奇怪的是,人们越看不懂,越称之为艺术。这有点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为了不让人 ...

 

以下是鬼面骑士在〈观神秘园图片,谈老摄影师休矣〉中的一段回帖,偶自觉应独立发贴。

 

现而今的艺术,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奇怪的是,人们越看不懂,越称之为艺术。这有点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为了不让人知道自己愚蠢,没看见也假装看见了。我可能就是那个指出皇帝“什么也没穿”的孩子,看不懂就是看不懂,装什么蒜。比如我常常看不懂现在的摄影圈为何那么喜欢矫情,那么喜欢小资情调——晴天要刻意拍成阴天,少女要刻意拍成怨妇,能拍完整的刻意要机位刁钻,能拍快乐的刻意要整得凄凉。那年我还在广东某城市驻外时,加入了当地的摄影圈,就遇见了很多所谓摄影高手,他们铁了心要跟所有欢乐的气氛过不去,鄙夷所有“糖水片”(指表现“美丽”或“快乐”、基调明快的人像),拍所有模特都不分青红皂白地让人家扮酷,就连十七岁豆蔻年华的少女都不许人家在镜头面前太阳光,一定要假扮虎视耽耽的冰女郎,或者走在阴霾天空下的怨妇。这,就叫矫情,小资式的矫情。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因此,做为一个摄影爱好者,首先应该掌握的是如何运用各种类型的光线,先做到恰如其分地掌握曝光技巧,然后才去追求各方面的创意。但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电脑后期处理的方便使传统的光影艺术愈发贬值,似乎近年来的摄影圈并不热衷于研究光影技巧,很多人相机还没运用自如呢,就急于追求构图和色彩上的标新立异,越来越多的人把“创新”和“突破”当作摄影的目的而趋之若骛,“颠覆”成为一种潮流。除了反常的构图和怪诞的色彩,甚至就连夸张变形都成了一种时髦,难怪那么多人用广角镜当人像镜头。而中规中矩的严肃摄影被嗤之以鼻。最有力的证据是,可以完成90%摄影任务的中焦镜头(如24 -70标变)在欧美和日本卖得最好,在中国反而卖得最差,其原因就是中焦镜头的光学效果接近人眼,国人称之为“平庸,不容易出彩”,非广角或长焦不能出奇。

  追求“出奇”,标新立异,无疑是近年来国内摄影圈的臭毛病。甚至拍个普通会议,也要追求出奇,不惜躺下拍、趴着拍,人不用人的视角,却偏偏用狗的视角,这种“出奇”也实在无聊。有一回参加一个看片会,几个自以为是的摄影爱好者旅游回来把正片当负片冲(那种怪诞的色彩可想而知),在场的菜鸟们看了之后惊呼“这才是大师风范”,我听了只想吐。敢情“大师风范”就是变着法儿地颠覆,这都是让菜鸟们给惯出来的毛病。当然,现在正片负冲已经不流行了,因为菜鸟也学会了,大师们得琢磨更出奇的玩法了。

  愚以为,摄影的目的是记录,而记录的生命在于真实。真实的场景,在形式上可能就是看上去平淡无奇的。但是,把红的变成蓝的,把绿的变成黄的,尽管不平庸,但也不真实。真,是美的前提。如何让一张照片不平庸,关键在于题材,而不在于形式。有了好的题材,可能在形式上有欠缺的照片,也会是出色的。没有好的题材,除了拍美女就是拍美女,题材单一,自然就会在形式上力求出奇。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看法,因为我的美学理念是“生活本身就是美”,所以我更欣赏的是不失真的照片,比如纪实摄影。

  但还有一种美学理念认为,“美是高于生活的”。就所谓艺术摄影而言,“形式美”的地位自然会有所上升,但是这个形式美也并非千篇一律的。换句话说,如果大家最后都“突破”到了同一个方向上,反潮流的方向是雷同的,互相模仿的,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形成新的潮流,那还不是一样流于平庸?比如一窝蜂的黑白怀旧风格、正片负冲风格、LOMO风格等等,总之怎么怪诞就怎么来。此时,可能“什么都不做”的原片风格,反而成了一种返璞归真的颠覆。

  在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总觉得自己拍的照片放到网上无人喝彩,于是跟一位“大师”求教,请大师指点迷津。

  他给这位大师看了一张旅游纪念照原片。其实这是一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照片了,几乎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但到了大师手下,立刻化腐朽为神奇。

  大师说,你这照片太清楚,一看就是数码相机照的,丢人啊。知道吗,这年头用越破旧的老相机越时髦,而且白平衡太准确是可耻的。大师第一个动作是把原片的对比度提高了,顺便加了一层黄色滤镜,照片立马就发黄了。大师说,放弃细节是个潮流,颜色古旧也是潮流。

  我朋友说,就这啊,我们那个摄影论坛里凡是被人称作高手的,没几个是看得清细节和颜色纯正的了,这种风格恐怕还是无法出头吧?

  大师想了想说,那干脆连颜色也不要了,变成黑白的,对比度再提高,整成木刻一样的风格,这回应该够酷了吧。

  朋友一脸郁闷地回答说,酷是够酷了,可不瞒您说,我们那个坛子里的摄影爱好者啊,就连去植物园拍花儿,回来都整成黑白的,这个不新鲜!

  大师就是大师,总也难不倒。大师三下五除二地就给这张照片整成了LOMO风格:提高对比度、降低饱和度、整出暗角、添加噪点。

  我那可怜的朋友,这回满意了,他说,这么糟践自己照片的还真不多,这回可以出人头地了!

  于是,他日后所有普通的照片,一股脑都整成了LOMO风格的,他说,写意很时髦,现在兴这个,以又粗糙又黑暗为荣,以让人看得清细节为耻。

  久而久之,我这位朋友也成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大师”,在他的作品中再也看不到合理的构图和色彩了,同时曝光也再没准确过,都是故意的——倘若菜鸟这么做,那叫手潮;大师这么做,就叫创意。最近听说他准备淘一个120相机,说现在用120相机的才是大师。我听了以后笑道,N多年以前就有120相机,我初中时就用过。那时120多,135少,人都说用135的才是大师。敢情用的人少的相机就是大师的相机?

  我想到这里,暗自笑道,切,倒退谁不会啊!为了摆酷,我决定明天放弃Windows系统,回到DOS时代,俺到底看看有几个人还知道dir命令,以及它有多少参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