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环境产生不了真正艺术
责任编辑: 飘渺一叶
  •  原作者: 李雪萌 发表于 2011-6-30 15:47 分类:观察与思考 查看: 2857 

    摘要: 浮躁环境产生不了真正艺术 ——专家评说摄影界“跑偏”现象   山东工艺美院教授、东方现代艺术馆馆长、摄影家曾毅表示,吴家林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讲非常正确。对纪实摄影来说,摄影是记录现实、记录社会、记录历 ...

浮躁环境产生不了真正艺术

 

                                    —— 专家评说摄影界“跑偏”现象


  山东工艺美院教授、东方现代艺术馆馆长、摄影家曾毅表示,吴家林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讲非常正确。对纪实摄影来说,摄影是记录现实、记录社会、记录历史的工具,必须保证人物、事件的真实性,不允许任何的造假和人为摆布。现在很多人对纪实摄影的认识不准确,尤其是数码技术诞生之后,很多作者模糊了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的界限,近年来历次全国摄影大奖赛都不同程度地爆出造假事件,就是一个例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摄影毕竟是一门艺术,纪实摄影只是其中的一个门类。艺术有多种表达方式,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拿来衡量。对艺术摄影来说,运用后期的各种技术手段进行美化、修饰、改动是允许的。摄影界既有布列松“伟大的瞬间”这样的抓拍大师,也有郎静山这样的画意摄影大师,他们不能互相取代,承认各自存在的价值。“其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摄影就曾有过‘抓拍还是摆拍’的大讨论,我个人也曾拍过不少摆拍的照片。可以说每一个从事摄影的人都走过这段路,关键是怎么走出来。这也是一个认识提高的过程。”


  曾毅认为,摄影的社会应用性十分广泛,功能更是多样化的,而并不仅仅是生活的原始记录,艺术摄影也需要有广泛的存在空间,应该允许想象和创造。“不过不管怎么样,吴家林的观点在方向性上是没问题的,纪实摄影应该严守真实,这一点完全正确。”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著名策展人刘雷非常认同吴家林的观点。他表示,现在随着摄影器材的普及,摄影门槛变得越来越低。拍照似乎简单,人人都是“半个摄影家”,实际上摄影很难,好的摄影作品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获得。纪实摄影应该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它需要真正有责任感、有良知的摄影家,勇于说真话,把镜头对准民生、对准大众,才能拍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作品。而现在的很多摄影家追名逐利,为了获得大奖、迎合比赛,热衷于各种跟风、起哄、甚至献媚;尤其电脑技术的普及,造假也格外容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好的风气。

  刘雷说,不光是摄影,这种现象在其他领域也都有,只是摄影界格外显得突出。这和社会浮躁的大环境密切相关,正是社会的浮躁造成了文化的浮躁。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艺术家对艺术真诚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创造出真正对得起时代、对得起社会的作品。

  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荆强认为,摄影界存在的“跑偏”几乎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其他艺术门类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紧密相连。“目前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受到严重的商业冲击,某种程度上看来带有一点病态的发展。而真正的艺术家是不需要功利与名望的,艺术应该是心灵与思想的释放,但是在纷杂浮躁的社会大环境里产生不了真正的艺术,所以各种功利性的艺术现象才会层出不穷。”

  荆强表示,无论质量上还是数量上,世界上最好的照相机都在中国。比如顶尖的哈苏相机,中国的销量占全世界第一,但是在哈苏博物馆内,来自中国的优秀摄影作品却很少。这说明我们虽然是摄影大国,但真正在历史上留下痕迹、造成影响的作品很少。高端相机在很多人手中只是一种娱乐工具,还远不是艺术创作的工具。“艺术家的产生需要时代的培养,现在的时代不是产生艺术家的时代。”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