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著名摄影理论家韩子善逝世
责任编辑: 飘渺一叶
  • 【讣告】著名摄影理论家韩子善逝世

    发布者: 香草星空  发表于 2013-8-30 03:14 分类:新闻纪实 查看: 10003 

    摘要: 2013年8月27日上午10时,著名摄影理论家韩子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众多摄影人到场为韩子善送行。 “我本来跟摄影没有关系,可是命运让我和摄影有了关系;本来跟人像摄影没有关系,可是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现 ...

 
2013年8月27日上午10时,著名摄影理论家韩子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众多摄影人到场为韩子善送行。

    “我本来跟摄影没有关系,可是命运让我和摄影有了关系;本来跟人像摄影没有关系,可是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现象,主要是影楼的兴起,引起我的思考,我又和人像摄影有了密切的联系。”
                                                                                                                                                                               ——韩子善

    韩子善1940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后在北京读书,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曾在多家单位工作,先后任教师、记者、编辑、研究院等。他热衷于美学理论与摄影理论研究与编撰,发表文章数千篇,编辑出版有《摄影美随想》、《摄影美欣赏》、《摄影,神奇的眼睛》、《图书摄影用光》、《时装摄影精品欣赏》、《中国青年摄影家作品系列》、《阅读摄影经典系列》等及“中国青年摄影家”、“阅读摄影经典”系列图书。他还勤于摄影实践,拍摄发表了数十个摄影专题。2006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有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
    他是著名摄影理论教育家,《大众摄影》编委,他善于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传达摄影理论技巧,深的人们的喜爱,并培养了大批摄影人才,韩教授作为中国摄影界的理论名宿,在各种影展影赛上,在众多画册的序言里,在摄影组织的评论会上,随处可见韩教授的名字和身影。
                                       追忆韩老——摄影流年
摄影道路:
    他是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生,原本学的是中文.和摄影没有关系。但是从小就迷恋摄影.觉得科学的手段能够创造出这么些令人迷恋的影像,非常不错!粉碎四人帮之后有一个机会,摄影杂志招编辑.他去考结果就考上了,就这样进入了摄影领域。
韩老与“人像摄影”:
    一方面原因是韩老在摄影杂志做编辑的时候受到其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韩老本身涉猎很广.既拍风光.也拍建筑,其中“人”对他的吸引力很大。他说“我们学美术时.对古典的油画,特别是西方的一些肖像画.特别迷恋。像“蒙娜丽莎”,这样的经典肖像,那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所以我就觉得‘人像’是一个特别有魅力的摄影题材。好的人像作品是一首史诗.能反映一个时代的情感和特征。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经常参加一些“人像摄影”的活动.也给《人像摄影》杂志写一些稿子。”
    他和“人像摄影”发生密切联系.是于八十年代末影楼的兴起之时。当时他发现:老百姓解决了吃穿问题之后.非常心甘情愿地把口袋里的余钱教给影楼,因为影楼能够唯美地表现人,把平常老百姓拍得和明星一样美,像天仙一样飘逸。他说:“百姓有这样的认识特别好,说明大众有了审美的愿望.而且有了表现的能力。当然影楼兴起以后,当时摄影界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影楼摄影太俗.有媚俗的倾向.太商业化,甚至在一些摄影杂志搞了影楼专刊以后,有的人很气愤.说这杂志怎么这般堕落,竟然登影楼的作品......我觉得这是很不好的想法,因为他们不懂得影楼作品。”
 
对人像摄影问题的看法:
    他说:“老百姓心甘情愿地把钱交给影楼,这表明它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也符合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的愿望。虽然影楼有它的严重问题,即它有时候确实媚俗.模式化.太追随商业.也可以说影楼人员的文化素质整体比较低.但整体上讲.影楼兴起是一种好的趋势.不应该抵制。”
    他当时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影楼风景线》.其中阐述到一个观点——影楼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一个好现象。他说:“我希望影楼摄影能够越来越朝艺术化的方向走,这样.影楼才能随着时代前进.跟上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需求。”为此他以“人像美学漫笔”为题目写了一系列文章,《人像摄影》杂志刊登了十几期。他本来想写一百个题目,但这里面学问大,再加上他忙的原因,所以就只完成了一部分。

人物·生活类一等奖《我心依旧》

韩子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摄影理论家):这是人物生活类的一等奖,看到这幅作品大家大概有点惊讶,怎么这幅作品得了一等奖呢?我来说说理由:第一我们评委提倡一种观念,现在彩照很容易拍,不妨拍一拍黑白,黑白把生活抽象化了、谜面化了、简约化了,也值得我们去追求,这么一个难能可贵。第二是在表现影响方面,胶片远远胜过了数码相机,这幅作品恰恰表现出数码相机可以非常精确的表现出影响的影文,这一点也打动了我们。当然我们觉得拍人像拍人物不是人物多漂亮,打扮的多入时,重要的是能表现出人物的情绪,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就像美学里讲的:人物的美是美在性格,打动人心的是人物的性格。这幅作品恰恰烘托了人物的情绪,这幅作品的名字叫《我心依旧》,透过光影的烘托,树叶的陪衬,把一个女性期待的心情表现的惟妙惟肖,她不是大红大紫,但是却脉脉含情,所以这幅作品在来稿中显得格外深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