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凯:在挑战面前越挫越勇
责任编辑: 飘渺一叶
  • 董文凯:在挑战面前越挫越勇

    发布者: U2-2  发表于 2011-4-14 15:18 分类:工作室 查看: 4227 

    摘要: 董文凯:在挑战面前越挫越勇 董文凯本人远没有他的名字这么文质彬彬,典型的东北大汉,说话跟大老爷们似的。五官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左边脸上长着一颗蚕豆大小的“美男痣”,这使得他原本颇具平面的面孔增添了几分虎气 ...


董文凯:在挑战面前越挫越勇

董文凯其人:

董文凯本人远没有他的名字这么文质彬彬,典型的东北大汉,说话跟大老爷们似的。五官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左边脸上长着一颗蚕豆大小的“美男痣”,这使得他原本颇具平面的面孔增添了几分虎气,似乎还产生了戏剧化的效果。

“刚搞摄影那会,总以为自己搞艺术的,头发留得老长,羽绒服里子反着穿,戴一个日本狗皮帽子,一出门就说我搞艺术的,整得跟要饭似的,现在就挺简单的,变成一个正常人了。因为初期也太穷了,也省着点,东北人有一句话说,邋里邋遢的,不利索,往谁身上一靠有臭味,哈哈。”

说起我跟董文凯的认识,还是在网上,也仅限于忙里偷闲的几次聊天。他总是很忙,一会儿拍两个西双版纳的艺人到凌晨三点多;一会儿又在拍上海国际模特大赛的一个男模冠军;……这一个小时可能在香港,下一秒就不知道闪到哪座城市去了。尽管行程排得很满,但他却认为这样跑极有意思,他很享受忙碌的状态,甚至可以做到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照样吃喝。董文凯特佩服自己这一点,难怪朋友都称他为“厉害的角儿”。

我知道董文凯特别能侃,不,应该这么说,东北人整个就特爱忽悠人。不过,董文凯的忽悠可不是“赵本山式”的,他身上标榜着现代人少有的“愤青”特质,行业内龙头老大岩溶黑常说他性格直率容易得罪人。董文凯爽朗地笑,依然我行我素。

“我管太酷的片子叫憋死娘家人的片子。”

“不看国内的书,看多了会误导。很多摄影师的片子基本都能看出它的底子。”

有趣的是,董文凯的十句话有九句以“我说心里话”开头。

 

 

ONE、从美发到摄影一路挑战

93年,东北一家日本人开的美容院举行了一个有奖比赛,董文凯报名参加,并一举夺得冠军。美容院的老板很器重他,94年派他去日本进修。96年,台湾影楼在内地大肆横行,董文凯又考进影楼做造型,有了大量的机会看摄影师拍片,“一看觉得摄影其实挺简单的,也就买了第一个佳能相机,没事练习拍着玩。”

真正使董文凯走摄影这条路还是97年,当时他在造型这块已经做得相当好,被很多影楼先后邀请,最终选择去哈尔滨一家被台湾人买下的大影楼,原因是,这个台湾人把这个店全权交给董文凯打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沈阳到哈尔滨下车时八点半,九点就拍,第一次端起相机壮着胆子给客人拍照,竟也没出差错。

98年回到沈阳,董文凯开了自己的第一个店,真诚摄影工作室。化妆台才两、三平米,摄影棚10平米。“现在拍照擅用广角就是那时逼出来的,当时还看了岩溶黑的一套全部用大广角拍的片子,对这种广角的风格着了迷。”

做生意都要宣传,董文凯想了一个方法,在那些青少年常去玩的场所,每天晚上准时9点拿着片子及活动宣传单贴在酒吧、迪吧等场所的墙壁上。等里面的人出来后,他跟在后面,看他们把片子扔了没有,以此来确定照片风格是否被接受。能接受,价钱公道,上门来拍照的顾客日益增多,创造了真诚摄影工作室开张才三个月便迅速红起来的奇迹。

 

TWO、垃圾片出得越多是好摄影师

从胶片到数码,从暗房到电脑,几乎每个摄影师都有过自学电脑设计的经历。董文凯也不例外,“学电脑那几个月整得就像个野人,尤其是学FLASH动画,因为性子急。老被那些细节给难住,要么就是这个动画过不去了,要么就是音乐卡壳。”但他特别骄傲的是,他的自学能力特别强,所以一路还算顺利。

董文凯现在拍片赚到了一些钱,也拍出了名气,慕名而来找他学习的人不在少数。经常是打一个电话,然后背着行李直接找上门来,董文凯深感为难。特别有意思的一次是,2004年底,三个男孩子隔一个星期就打一次电话给他,表明了不学习不罢休的姿态。后来在电话里干脆直接挑明:“董老师,你昨地啊,就为了跟你学习我连工作都没了,你昨地不教我啊,凭啥啊?”吃软不吃硬的董文凯只得连连答应:“行行,我教。”

既然答应了教,就得认真、毫无保留地把所知道的都教给学生。这也是董文凯常说的话,他当年学电脑时因深受向人请教而不得的苦,也更加懂得学习的难处,他经常对学生说:“不懂的都可以来问我。”

除了手把手地教,董文凯还把一些他拍的并认为不错的照片贴在屋子墙壁上,从某种意义上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洗脑。当然,他并不会要求学生完全模仿他的风格,也不主张学生走一种摄影风格,甚至鼓励他们多拍垃圾片。“每个摄影师都会出垃圾片,垃圾片出得越多是好摄影师,但垃圾片里一个好片都没有,纯垃圾摄影师。”

 

THREE、超常发挥就是施加压力

有人问:“董文凯,你的片子怎么发挥得这么好呢。”

答曰:“因为我不会英语。”此话被他视为绝招。而之所以这样回答的原因,则是最近拍外模的机会要多,旁边有翻译,不需要与模特沟通。

董文凯说自己拍的所有好片,都是现场发挥,动拍、抓拍。模特常说在他的拍片现场是上窜下跳的,动作弧度很大,出手快收手也快,三两下就搞定,模特轻松摄影师本人也轻松。为此,他也常被哥们说成是瞎拍。

董文凯还有个怪毛病,喜欢别人给他施加压力,越是紧急的状态,客户越催促,越是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他反而能超常发挥,并且习惯这样拍摄。“如果和客户太熟,距离拉近,没了压力,反而不容易拍出好片。”

接着董文凯说了一个拍沙漠牛仔这组片子的例子,从沈阳赶到北京后,他连用哪个模特都不知道,在模特公司找了一圈,费用都要八千。后来打电话找他曾经拍过的搞体育的马健帮忙,马健正好坐地铁,碰见一个黑人,交谈后得知是模特,通过黑人模特,又找到一位女模特,这样,两个模特算是凑齐了。次日五点开始准备,一干人等直奔河北的康熙草原,没有事先构思,化完妆就拍,一切都是在匆促状态下完成,下午又马不停蹄地换景点拍摄。就是在这样紧迫的情况下,最后出来的片子令客户非常满意。果真是精力旺盛的铁人,难怪多产也高产。

FOUR、商业摄影师以诚信为本

随着摄影经历的日益丰富,董文凯对商业摄影也有了新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基于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一件颇为尴尬的事。接触时装摄影不久,他接了一个服装画册的单,从拍摄到制作要求非常严格,每个细节都亲自抓,最后弄得这组照片跟国外大片一样。然而这本画册摆在批发市场却没有董文凯预料的成功,进货商顶多只是看一眼就走了,非但认为不适合他们的要求,更质疑片子是盗版。在跟客户沟通过后,他才明白,来批发市场的进货商都以农村的居多,画册要稍微降两个档次,进货商觉得有利可图,符合客户产品的需求及目前的口味,才是好商业片。吸取教训后,董文凯从这里面也摸出了一些门路,他的商业片也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

董文凯是一个耿直的人,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商业摄影师。他接的单里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失败。2004年他接了一个比较大的单,拍的是客户在国外找的一个模特。2005年,此商家出了新产品,再度约董文凯合作,找了一个漂亮模特,但客户认为去年那个模特身材更好,要求只拍第二个模特的脑袋,通过后期把脑袋接到第一个模特身上,不能留痕迹。当时拍摄时间是下午五点,要求董文凯三天内完成,共36P董文凯性子比较急,加上时间有限,熬夜赶出来的片子最终还是看得出脑袋与脖子错开一点的痕迹,客户表示片子不能用,董文凯冲动的脾气上来了,当即一拍胸口,“你拉回来吧,一本多少钱,我全买过来。”最后他共赔了两万多块。

董文凯非常不愿提过去,只看好现在和未来。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随时迎接挑战,向来是他常说的口头禅。而每一次挑战,董文凯都能自信挺出,喜悦而归。

沈阳呆不住,就满世界跑,这会儿又打算认认真真在深圳建个摄影棚了。商业摄影玩得差不多了,董文凯又萌生了当导演往电影行业发展的想法。他说喜欢稍微流动的感觉。而坚定他这个想法的正是一些在电视台做摄像的朋友给的鼓励,大伙儿一致认为他去当导演肯定有天赋。而生性喜好挑战的董文凯听了,自是乐不思蜀,激情澎湃地在构想他的电影王国了。

忍不住透露,别看董文凯国内国外跑了很多地方,却是个名不副实的“路盲”。在沈阳尚且找不着北被出租车司机误认为是外地人,更何况是在外地呢。

浏览更多董文凯作品请点击:http://www.199u2.com/home.php?mod=space&uid=5930&do=album&view=me&from=space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