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荣&映里:摄影是我们的全部
责任编辑: 飘渺一叶
  • 荣荣&映里:摄影是我们的全部

    发布者: 濑户  发表于 2012-5-2 17:08 分类:自由摄影 查看: 11684 

    摘要: 荣荣映里:摄影是我们的全部 有人说摄影是纯粹的记录,也有人说摄影是追魂的艺术;有人说摄影是谋生的途径,也有人说摄影是自恋的娱乐;有人说摄影是艰辛的磨砺,也有人说摄影是快乐的享受……关于对摄影的评价,记 ...

荣荣&映里:摄影是我们的全部

    有人说摄影是纯粹的记录,也有人说摄影是追魂的艺术;有人说摄影是谋生的途径,也有人说摄影是自恋的娱乐;有人说摄影是艰辛的磨砺,也有人说摄影是快乐的享受……关于对摄影的评价,记不得有多少种。印象中,唯有那样一幅画面是清晰而感动的:荣荣拉着映里的手,眼里透漏着真诚与幸福,笑着说:摄影是我们的全部。

    荣荣和映里的故事是传奇的,传奇性不止是他们两个不同国籍的人,因为相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不止是他们对于摄影艺术惊人相似的感受;也不止是他们创办了国内首家以摄影作为主要内容的民间专业当代艺术中心——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在一个乍暖还寒的初春午后,笔者步入了三影堂。纵然初春的狂风肆虐,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依旧平和宁静,享受着风沙下阳光四溢的温馨。高高砌起的灰色砖墙,把小院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隔开,空气中荡漾着的只有艺术的气息。也许这里承载着太多跨越年代的故事,也许我们会在这里发现艺术家震撼心灵的真实感知。

中国影像网:关于三影堂,最初建三影堂的目的和想法是什么?

荣荣&映里:这要从2005年说起,在那之前,我们各自创作了10多年,都处在在一个很矛盾的状况,那时候的感觉是整个身体上很满,要将它清空、转变,想做三影堂的初衷还是摄影的缘分带给我们很多,因为摄影,我们在一起,所以我们想把这些东西回馈给大家,跟一些年轻人能多做交流,但最初是想做一个图书馆,一个很小的梦开始,后来慢慢变成现在这样有画廊,有展厅,有图书馆,可以说是一个摄影艺术中心,首先在国内,没有这样的一个空间,对我来说,我经历了在北京十多年的摄影历程,在最初,摄影的专门画廊几乎是没有,直到05年的时候,像798就开始有很多的商业的机构,画廊也开始活跃了,出于我对于摄影的态度,我看到的并不是我理想中的摄影空间。也不是我理想的一种现状,我希望有这样一个空间,人对摄影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进入这个世界,了解创作者的灵感和他的精神世界是什么,这个空间是活生生的,在摄影家的作品中所不能说出来的话在这个空间是一个补充,能通过这个空间更好的传达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还有各方面的源泉。

中国影像网:草场地摄影季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举办的?是您和映里女士个人发起的吗?

荣荣&映里:草场地摄影季是因为经过三影堂2、3年之后,才有这样的时机可以产生的,也不是仅仅我们,因为我们和思想手计划一起合作,发起这个草场地摄影季。

中国影像网:今年的草场地摄影季,也有你们的作品展览吗?

荣荣&映里:今年没有我们的作品。今年有很多国外的作品,还有年轻人,有23位年轻人从300多位投稿者中脱颖而出,会在三影堂的展厅做展览。每年春天,我们这里都会举办一个“三影堂摄影奖”的评比活动,意义在于做年轻人的推广、展示的平台。

中国影像网:三影堂更多致力于年轻人的发展?

荣荣&映里:对,致力于年轻人的发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三影堂摄影奖”旨在以开阔而具有深度的学术思想为基础,以对当代摄影的独立认识和判断作为出发点,邀请国际评委,在不断涌现的新潮流和新趋势中,选取具有独立精神和艺术潜质的艺术家及作品,对当代摄影的最新动态进行考察、梳理和研究;同时以专业制作、评论、展览和出版的方式,加以整合和推广,将中国当代摄影的最新成就介绍给广大公众,支持新人艺术家,进而推动中国当代摄影的健康发展。

    三影堂摄影奖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每年,我们都会邀请国际评委来参加三影堂摄影奖的评比。大奖是现金8万元,这在当代摄影史上还是不错的。还有专门颁发给女性摄影人的资生堂优秀女摄影师奖和特尼基金会奖学金等等,奖金都十分可观。

 

中国影像网:今年是草场地摄影季和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最后一次合作了,你们有没有参加过法国阿尔勒摄影节?

荣荣&映里:有参加过。在07年,三影堂刚刚创办的时候,开幕的第三天我们刚好在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就邀请我们在那里展出六里屯系列的作品。所以在07年就跟阿尔勒有很好的关系,之后也对他们做了三影堂的相关介绍,使他们对三影堂的创办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后来第二次,大概是08年还是09年的时候,我们又去了法国参加了国际的一个会议,就在那时谈起了草场地摄影季,阿尔勒摄影节的相关人员还特地来三影堂实地勘探了一番,最终决定一起合作。

中国影像网:现在的草场地摄影季规模越来越大了

荣荣&映里:是的,今年草场地摄影季的覆盖面更广了。很多展览都不止在草场地这个区域内,在中央美院、三里屯、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那边都有我们很多场展览及讲座。

中国影像网:那么三影堂的知名度肯定也会越来越高的

荣荣&映里:其实目前不知道三影堂的人还是很多很多的,所以不要急,还是要慢慢来的。今年是三影堂的第五年了,我们到今天很不容易,很多人给我们鼓励,很多人都觉得我们是在做大家都很期待并且很看好的事情,所以说,最重要的还是坚持,要持续做下去。

中国影像网:谈谈中国当代摄影吧,您觉得中国当代摄影有哪些优缺点呢?

荣荣&映里:中国当代摄影的创作非常有活力,一直持续不断地有新人新作品在出。但是很遗憾,中国的摄影土壤太差了,摄影机构、摄影收藏、摄影出版包括摄影评论,这些都是空白。

    中国没有摄影收藏家。在我们的体制下,根本没有提供给爱好者或者潜在的藏家看原作的氛围,少有人了解到摄影的价值,而去美术馆看到的都是些复制品,都是些书本的画面。而这就是我们对摄影的态度。

    而且现在的我们并没有重视摄影,在我们的时代里,我们的摄影太落伍了,中国的摄影比当代艺术要落伍三十年,虽然摄影也被囊括进当代艺术,可当代艺术那么火爆,摄影却很尴尬。问题在哪里?肯定和体制有关。比如我们最初的摄影,49年以后摄影基本上就是政治宣传的工具,那个时候不可能有独立的摄影家,有摄影家都是报社的职员,这点不如民国,民国之前很多人还可以独立创作。可是49年以后,基本上都是报社的记者才能拍照片,而且要拍往往是带着任务去拍的,要宣传这个,要宣传那个。

    即便改革开放三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人曾因为喜欢艺术从单位里辞职,自己去搞创作。可是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这,会想摄影怎么会是艺术呢?摄影怎么就能跟书法或者国画相提并论呢?摄影怎么能跟油画相提并论呢?

    可是西方摄影早在30年或者40年前,它就已经在盖蒂、泰特美术馆和那些画家们的作品平起平坐了,可是我们的中国美术馆有做过摄影的收藏吗?中国美术馆连一个摄影研究部都没有,就像陈丹青说过的一句话,摄影是所有美术馆最重要的一个器官,但是我们缺少了这个器官。所以,中国的摄影在机构里头是没有生命力的。

后记:由于后面已有媒体约好采访,所以对荣荣和映里的采访就在匆匆忙忙的状态下终止了。在回答我关于中国当代摄影的问题上,一直亲切地微笑着的荣荣一下子激动了起来,言语之间,无不透漏着对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忧虑。也正是及早地有了这层忧虑,他和映里才起了创办三影堂的念头吧。

    在忙完这次草场地摄影季之后,荣荣和映里也将回归阔别已久的正业,奔赴日本新泻创作新作品。日程很赶,5月份创作,紧接着7月份时这些作品将会出现在新泻大地艺术节三影堂摄影中心的展位上,和森山大道以及另外两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一同展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