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言:用镜头刻画真实的美丽
责任编辑: 飘渺一叶
  • 俞言:用镜头刻画真实的美丽

    发布者: U2-2  发表于 2011-4-7 14:03 分类:工作室 查看: 3449 

    摘要: 一、 摄影比服装更符合男性 八十年代初,国家还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时装刚刚开放起来,当时上海有一个纺织局,底下有一个专门搞服装的公司,俞言担任服装设计。这个公司进口的一些法国杂志使他初步接触到了国 ...


一、            摄影比服装更符合男性

八十年代初,国家还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时装刚刚开放起来,当时上海有一个纺织局,底下有一个专门搞服装的公司,俞言担任服装设计。这个公司进口的一些法国杂志使他初步接触到了国外的时装摄影,在国内大量人才流入国外的85年,俞言选择了去日本学习时装设计。

在东京服装学院学习期间,按照学校规定,每半年就要举行一次学生作品时装SHOW,有很多摄影师参与拍照。看到摄影师们背着尼康在模特身边穿来穿去,俞言内心似乎有一种跟摄影相通的东西如闪光灯一样闪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更符合做一个摄影师,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意识到摄影更符合男性。

由于俞言在上海对服装就已积累了扎实的基础,成绩一直优异。他很难得地获得了一枚学校颁发的“最优秀学生”奖章,还发了一份可以在日本当服装专业老师的证明。做个服装学校的专业老师,一年半载搞一场时装SHOW,收入地位都不错。可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职业,这个时候俞言选择进摄影专科学校学习新闻摄影,毕业后他顺利进入《神乃川报》当摄影记者。因为工作努力,作品受到认可,他被派往英国,在日本人办的《伦敦消息》杂志呆了两年。

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英国,公司本身和薪资待遇都不错,但是随着地位、社会度、文化层次上升后,并且在语言上已是游刃有余,这时俞言就能完全听懂日本人在谈话中还是非常看不起中国,这让他深深地失望。也因为这个原因,他在1996年回国,打算在上海实现自己的摄影梦想。

二、不一样的一脉基摄影

回国之初,上海的婚纱摄影正是蓬勃发展的好时期,唯独人像摄影师凤毛麟角,工作室才两家,还是台湾人开的,竞争不算激烈。用在国外打工积累的钱,俞言买了一套房子,于98年成立了一脉基摄影公司。

至今很多朋友都会问,怎么叫一脉基摄影,既不像中文,也不像英文,没什么涵义,念起来也不好听。其实,这个名字对他本人很有意义:一是摄影跟形象有关,形象用英文译作image,英文的意思用日文来发音,日文发音的字再用中国字拼出来;另一个想法就是,俞言希望他能把摄影做到一流。

最初也没想到去攒钱,只是单纯地想搞创作。当时台湾的大平光流行成风,俞言则喜欢用侧光、三角光、立体光来拍,在免费替朋友介绍的演员拍过后,就以他独特的拍摄技法和注重人物本色面貌的摄影风格在圈中传开来。特别是演员尤其喜欢,拍完之后都会拿给导演看,在用光上也算是投其所好,导演一看欣喜异常,给予他极大的鼓励。自此一脉基摄影才正式对外营业,一些杂志也开始找他拍,每天大约要拍三十几个客人。

看俞言的作品,真实第一,注重人物眼神和面部表情。或许看多了DVD的缘故,俞言比较喜欢美国的片子,没有华美只是简单。他坚持认为摄影师呈现出的是一个真情实感的人。同时,俞言也受到日本摄影皱纹是美,痣是标准的影响,比如眼袋很重,他会用光去美化,而非掩盖。他喜欢干净的画面,从来不用华丽的背景和道具,一般是看见现场有什么就拿什么。“相机是我唯一的武器,随时控制和调整画面,假若后面的背景不需要,我就虚掉它,光圈调最大;后面的背景是我想要的,就把景深拉大,后面没有背景,就全部遮住。”

此外,锐度也是俞言片子当中最为敏感的。通常他都会准备两个相机,一个哈苏,一个坐机。坐机里面始终放有4X5以上的页片,5寸的底片。相素很清晰,只是操作起来麻烦,拍的数量也有限,一个细节稍有不慎可能造成对焦不准,拍一张照片要花去半个小时。但是这种片子出来的锐度和颜色很漂亮,这也是俞言非常喜欢并不舍弃座机的原因。

 

三、俞言眼中的模特和化妆

在俞言看来,选模特就跟画画选材一样,很难有一个标准,每个摄影师的喜好和审美观都不同。他有个习惯,登在杂志上的图片,模特一定是要由他自己来选,因为始终觉得人像摄影其实是双方的。有一些摄影师会说,找模特就找一个不是模特的模特。俞言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拍产品是另外一回事,但人像摄影是双向的,模特一定要有感觉,并且具备某一方面的素质。比如说表演内涵,才能够捕捉到模特跟着摄影师的感觉走的一面。

确实,俞言在选模特的时候,会先跟模特沟通,了解她的想法,一般他会先拍几张让她看一下。有个别模特交谈的时候发挥不错,但是看到摄影师拿起相机,灯光亮起来,她会很紧张。“这个时候,我会去引导或者开导,还是不行,我就请她喝一杯咖啡,再不行的话,就另找模特。”

俞言笑称,“我不会苦思冥想去构思一个摄影的主题,想到什么就拍什么。”对于模特的妆束,也是力求简单不会花很多心思,他最欣赏国外的经典大片,任何时候看都经久不衰,画面极其简单,没有刻意地去制造背景,而是以人物传奇的眼神和真实的感觉定格在这个世界上。

“搞创作的话,模特是首选,接下来是化妆师,化妆师在拍摄中同样举足轻重,一个好的化妆师其实就是半个摄影师。”

说起化妆,俞言也是颇为烦恼,“我很讨厌化妆弄很长的假眼睫毛,白得跟刷墙一样的粉底,特别是对一个肤质本身不错的模特。”俞言又谈到日本化妆,“他们拍出来的照片脸上薄得透明,如果是需要化妆而皮肤又不好的模特,不是直接把粉底扑在脸上,而把粉底慢慢地用按摩的方式渗透进寒毛里面去,然后脸会自然地红润,看不出化过妆而且清丽可人,最后用锐度高的相机拍出来后,皮肤质感特别真实,甚至能看到脸上的寒毛”

四、俞言的担忧

“去过我工作室拍照的美国人看过照片后老搞不懂,开放的中国怎么片子拍得会比他们美国还要好”。俞言认为在这点上中国之所以拍得比国外好,“一个是文化不同,中国人比较善于表演,会花心思给客户化妆、做造型,摆美姿;国外的话,比如一个日本人或者欧洲人,让她摆POSE,她会非常不自然,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谈到中国和日本的人像摄影,俞言分析如果只论商业人像摄影,中国在全世界做得最好。

当然,俞言也有苦恼的时候,一脉基摄影规模不是很大,没有请很多专业人士管理。从摄影到制作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在操心,既是老板又是摄影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扑在拍客片和管理上。平常走开两三天,公司就因缺乏管理而乱七八糟。这使得他没有很多的时间去搞创作,为此俞言很羡慕一些年轻摄影师,可以经常跑到九寨沟、香格里拉等地去搞创作。特别是摄影网站和杂志看多了,想搞创作的心更加蠢蠢欲动,但一回到公司面对一个大摊子,又不得不放弃这种念头。惋惜之余,俞言对自己的摄影创作也很担忧,并说,现在的一些摄影师拍的片子让他越来越有压力。

俞言部分作品欣赏:

更多俞言作品详见:http://www.199u2.com/home.php?mod=space&uid=34369&do=album&view=me&from=space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