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 从艺术至境形态的根源追溯起
责任编辑: 飘渺一叶
  • 张曦—— 从艺术至境形态的根源追溯起

    发布者: U2-2  发表于 2011-4-7 13:37 分类:时尚先锋 查看: 4716 

    摘要: 不得不说,做一个摄影小评论员远非对着菜市场挑大白菜的缺点那么容易,更何况是面对张曦的作品及文字,他对摄影的深刻见解、悟性、文化内涵均能从他发上的《摄影无疆,视觉无限》一文中看出。在他一气发上的十六个贴 ...

   

不得不说,做一个摄影小评论员远非对着菜市场挑大白菜的缺点那么容易,更何况是面对张曦的作品及文字,他对摄影的深刻见解、悟性、文化内涵均能从他发上的《摄影无疆,视觉无限》一文中看出。在他一气发上的十六个贴子里,约莫能猜测到欣赏张曦作品的大致有这么三类人,其一,觉得作品表现不够到位;其二,看得懂表面,但不知道具体好在哪里;其三,能说出好在哪里,但模仿不来。我也只能说说我的一些浅见。

对于摄影师而言,从某种程度上说,重要的不是拍什么,而是怎么去拍,如何做到实境和虚境的升华。看多了大多数时装摄影师通通把服装品牌拍成规规矩矩的服装展览,因此,张曦的拍摄手法就显得比较新颖了,他是国内少有的能把男装拍得像看一场演奏会的时装摄影师,不过,称他为时装摄影师很模糊,事实上,他主要还是以创作新派视觉婚纱摄影主题样板为工作重点。看完他拍的这一系列服装品牌照片,立刻反应的是,虽然听不到优美的音乐,却能感受到现场充满节奏感的气氛,你看,模特的身体语言多么丰富形象动感,表情何等生动投入,但摄影师并没有忘记突出服装的特性,而是借助模特的肢体语言和光效制造的环境巧妙地将之传递给观者。也就是说,张曦通过对整个场景的把握、人物在动作上的表现和脸部表情的传递,营造出一种景中藏情,情景交融的摄影意境。

对于一张摄影作品来讲,作品的意境远不是摄影技术所能限定的,甚至比技术更为重要。所以,我们先抛开摄影技术不谈,专说说摄影意境。(当然,张曦在技术用光上已玩转得相当灵活多变)

 

我个人认为,张曦这一系列男装片最大的特色,便是他确实渲染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意境感,在图片并不像文字可以说明的情况下,他将自己的思想通过光、影、形、色让观者读懂内容。如张曦自己所说,“我们深知,对品牌的诠释不能没有灵魂。”过去很多人草率地把照相理解为照出原物的模型就好,没有灵魂的结构,或者说过于重视摄影技术而忽略其内涵性。随着摄影的不断发展,今天更多的摄影师在拍照时蕴含了自己的精神寄藉,赋予照片更多能够阐述的语言。张曦就是这样一个摄影师,他打破常规,翻取新意,从没有被挖掘的着眼点出发,他迫切地希望传达自己的拍摄理念,于是,观者还会得到这样一种信息,即便你没在拍摄现场,但却能够通过看照片得知摄影师不断跟模特进行沟通陈述自己想要的效果。试想,假如摄影师跟模特缺乏沟通,很难相信能拍出这么好的效果来。

无疑,张曦很好地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结合国外摄影思想,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模特旁若无人的表演,整个情调是古典的,高雅的,稳重的,令人产生丰富的想像空间,达到了艺术至境形态中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美,使观者能在画面景物(实境)的基础上不断地将联想范围延伸和扩大,发挥观者天马行空的想像能力,而这种自娱自乐又不失庄重的风格,正逐渐成为属于张曦自己的风格。在这么多组作品中,还能看出一个摄影师惯用的习惯表达,模特的动作或夸张,或陶醉,或沉静,眼神里通常会流露出慵懒的散漫的魅惑的情绪。

然而,必须得承认的是,张曦拍男装略逊于女装,尽管他用光相当讲究,近乎无可挑剔,营造的意境也很美,但在表现服装品牌上,却存在一些疏漏,在品牌概念这一点强调不够具体,模糊了服装这个品牌,也没有明确突显服装质地的优势。但似乎是造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一切按自己的意愿出发,张曦仿佛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从那组最新影楼主题样板,便可看出他的大胆地思维,大胆地拍摄。拍摄一组影楼主题样版,他完全就脱离了浓情蜜意,清新靓丽的影楼主题摄影,他不仅诠释了自己的时尚品位,还突出了现今这个年代特立独行的都市人的特质,集中表达了华丽、冷艳、性感的人物特征,并通过后期把色调处理成旧电影片的黄色,经典的感觉便出现了。

如今,张曦在创作手法上越来越成熟,不管是在时装摄影领域,还是在主题摄影样板拍摄领域,他不仅能游刃有余,甚至还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他新推出的新派影楼婚纱主题样板,如〈四季情歌〉、〈冬日童话〉、〈新派画意〉、〈水墨韩情〉、〈燃情巴塞罗纳〉、〈繁花恋影〉等,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情景交融的作品,从摄影技术、化妆造型、构图、设计上看,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一看便知是今年流行主题样照风,完全符合主题样照极其讲究的唯美观,适合影楼顾客群的需要。从整体上来说,充分体现出张曦拍摄的长处,也更胜于他的男装拍摄。当然,这两者的商业性质各不同,也就无可比的必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