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片会友 穿梭于国际影展 ——访美国摄影学会国际代表沈健
责任编辑: 飘渺一叶
  • 以片会友 穿梭于国际影展 ——访美国摄影学会国际代表沈健

    发布者: 濑户  发表于 2011-8-12 16:01 分类:自由摄影 查看: 5513 

    摘要: 以片会友穿梭于国际影展 ——访美国摄影学会国际代表沈健 文/许沁人 沈健个人简介: 美国摄影学会会员国际代表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2010年度上海市十佳摄影家2010年度PSAChina“国际摄影十杰”两届美国摄影学会( ...

以片会友 穿梭于国际影展

                    ——访美国摄影学会国际代表沈健

/小枝 

 

沈健个人简介:

 

美国摄影学会会员国际代表
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
2010年度上海市十佳摄影家
2010年度PSAChina国际摄影十杰
两届美国摄影学会(中国)优秀组织奖

国际影展二金、一银、一铜、十多次优异奖、二百多次入选

中国影像网:您参加过无数次国际影展,您能跟我们谈谈关于国际影展的概念么?

沈健:所谓国际影展,就是遵循国际三大摄影组织,美国摄影学会(PSA)、国际影艺联盟(FIAP)、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制定规则,从影展广告、收片、评选、展览、回片等等具有严格的时间和标准进行的影展。美国摄影学会(PSA)至今有76年的历史,制定的照片评审标准为世界200多个摄影组织所采用,所以国际影展通常要符合美国摄影学会(PSA)设立的标准。

      国际影展中按照严格的组别设置而收片,根据美国摄影学会(PSA)设立的标准,可分为自由、旅游、黑白、投影、纪实、自然、立体等组,每个组又都有严格的定义,这定义通常几十年不变。自由组就是可以由拍摄者任意发挥,创作的组别,亦即最被摄影人接受的沙龙摄影。因为这种方式容易带来更多的参展照片,其内容可以经过拍摄者的任意方式拍摄、后期制作、以至于夸张得你看不懂的方式的后期加工处理,在国外的影展说明中有时候也叫自由题材、彩色创意、彩色自由等等说的都是沙龙摄影

         沙龙摄影不是国际影展唯一表现形式。只是因为国外的摄影学会都是个人发起成立的非盈利民间组织,要想让他们的国际影展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投稿人,每个组有足够的照片足以让评委去评比,通常他们选择比较容易组织的沙龙组,这样的组织方式容易让人误以为国际影展就是沙龙影展。根据PSA规则,还有纪实、自然、旅游、黑白、人体、立体、反转片等组,每个组都有着严格的定义,比如:自然组要求拍摄的片子有人工杂交培育的植物或动物等都不符合标准,所以一般的摄影学会是不会有自然组的。其他我看到比较多的还有旅游、黑白组,少量的摄影会有反转片组。

         国内影展与国际影展最大的不同是国内影展的定义标准不明确,随时可以根据某人的意志任意发挥,造成国内摄影人思想的混乱,以至于理不清一个思路,到底拍什么样的片子去迎合影展评委的意图。

            上海摄影家协会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使用PSA标准组织影展的国内摄影组织。

《渔舟唱晚》   2009纽约摄影学会影展  彩色投影照片组(CPID)    FIAP 金奖

 

中国影像网:您有丰富的参展经验,向我们介绍下您的参展感受吧!

沈健:从去年第一次参加纽约沙龙摄影学会影展以来,已经有十九张片子,70多次选入选各类影展,总结一下的话,可分为以下五个部分来说

            1、参展的目的:了解国际影展、增加自己摄影快乐感、提升摄影水平。

   参加国际影展没什么难度,只要把照片打印出来,或通过网络上传数码照片就可以。通常国际影展都比较客气要的片子都不大,不用担心片子在影展后被用了。入选的概率相对比较高,大约在25-30%左右,如果片子几个影展都没有入选,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要仔细研究片子的缺陷在哪里。第一次入选带来的快乐,估计能多活20小时。只有参与了,研究的才仔细。 

      2、入选、获奖、出画册

  通常照片入选是不能进入画册的,但有资格参加这个影展的展览了,有机会可以到办展国家和自己的片子合个影。斯洛文尼亚曾经给我过邀请函,当然是没去成了。获奖照片有资格进入展览的画册,当收到画册的时候其心情肯定溢于言表,所以尽量在参加影展缴费时,交足画册费,没能入选画册也能欣赏大师的作品。国外的影展入选只给个小条子,土得你不敢相信,更有甚者只是网上有条信息。这个信息一定要保存好,以备将来申请星级用。

就是获奖也没有钱,所以不为快乐而去,为钱还是在国内参展的好。 

         3、一稿多投

  这是参展的重要乐趣。你想,如果你一张片子,被白人、黑人、黄种人;不同人种,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大师看中,就是入选了,其价值也很重要。 

      4、自信

  别以为老外的片子怎么样,别以为自己片子不行,别以为你真是和大师较量,想成为大师就要了解大师的审美,紧跟。 

       5、沙龙、摆拍

  自由组就是沙龙,沙龙是可以任意发挥想象力的,能拍好沙龙已很不易,能摆好更不容易。都是电影,有几个人能摆成老谋子的水平?

         以片会友。拍自己的片,让大家一起拍。

    《神往》2010年不列颠威尔士国际幻灯摄影展  旅游照片组(PTD)  FIAP金奖

中国影像网:您在2010年时成为上海市十佳摄影家,对获得这一殊荣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么?

沈健:许多人在少年时代都写过关于梦想的作文,我也写过,还不止一篇,长大后从事摄影创作以来,出好片子,做出色的摄影家就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让我背负沉重的设备,踩着结冰的台阶爬黄山而不觉寒冷艰险;这个梦想让我趟着越南屯福庆的洪水逆流前行而不觉得危险困苦;通宵修片是家常便饭;影友切磋已经习以为常……每每获得一帧满意的作品,所有的困顿劳苦都化作了满腔的幸福,巨大的成就感让我觉得就像个少年人那样充满激情。追梦的路很辛苦也很幸福。

          2010年是我的丰收年,在这一年里我有103幅次作品在25个国际摄影展中入围,其中获得铜奖一次、优异奖六次;一幅作品被福建省档案馆收藏;一幅作品获郎静山金像奖;我还完成了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的函授课程;加入了上海摄影家协会;在年底的时候被评为上海十佳摄影家;在美国摄影学会(中国)的年度评选中获得了十佳摄影家……如果要说什么感受的话,我觉得,这摄影之路上,除了有我自己努力跋涉的身影,还有很多其他人的摄影,我能成为十佳,与那些给予我帮助的人们是分不开的,比如父母赐予我生命;比如领导给予我从事摄影创作的机会;比如大师们,无私提携;比如影友们,一路相伴……

《曼妙女子》2010年不列颠威尔士国际幻灯摄影展  彩色投影照片组(CPID)  特别优秀奖

 

中国影像网:您是美国摄影家学会国际代表,向我们介绍一下美国摄影家学会吧:

沈健:美国摄影学会(Photographic Society of America)简称PSA。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19年的美国联合摄影俱乐部(ACCA),美国联合摄影俱乐部当时只招收团体会员,而不接纳个人会员。至1933年,美国联合摄影俱乐部才改名美国摄影学会,并开始接收个人会员。在1937年的学会章程里,美国摄影学会就明确指出:学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个人会员、联属的摄影俱乐部和其他摄影组织促进摄影艺术和科学的发展、研究和传播摄影知识,以及倡导摄影沙龙和展览。同年9月,美国摄影学会举办第一届国际摄影展览。19417月,美国摄影学会首次颁布关于它认可的国际影展条例,这个条例对规范世界各地的国际影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美国摄影学会关于国际影展的条例较为完善,以及学会在世界各地有广泛的影响,因此,自1941年以后,世界各地的许多摄影组织都纷纷按照美国摄影学会关于国际影展的条例来办理它们的国际影展,美国摄影学会也就无形中成为世界各地国际影展的领导和权威。

         美国摄影学会对世界各地国际影展的推动可谓不遗余力,它除了鼓励会员参加国际影展外,还对在国际影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会员给予荣誉性奖励,在学会下设的画意照片、彩色幻灯片、自然摄影、立体摄影、新闻摄影、旅游摄影、影视摄影和电子影像等专业组别中,都设有会员星级评定标准,根据会员在学会认可的国际影展中入选作品的数量不同而授予不同星级。此外,美国摄影学会每年还对参加它所认可的国际影展的参加者(包括非会员)的成绩进行电脑统计和,这就是港澳一带所称的世界摄影展览杰出人物评选活动。每年的电脑统计结果公布在次年5月份的《美国摄影学会会刊》上。每年的电脑统计的成绩是会员申请星级荣衔的重要依据。

《虔诚》2011英格兰第98届南安普敦国际摄影展  彩色投影照片组(CPID) SCC证书

 

中国影像网:加入美国摄影家学会需要哪些门槛呢?

沈健:美国摄影学会不设立加入门槛,每一名追求摄影艺术创作的人、每一名摄影爱好者、每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都可以加入,加入以后凭借作品,参加在世界各地的240多个由美国摄影学会认证影展,入选即获得积分,展览组织者会将影展成绩反馈到美国摄影学会,作为Who's Who排名依据。影展评委、及其他工作的贡献也一同汇总到美国摄影学会,作为行政方面的积分。两个积分不混淆。

《滩涂作业》2010第七届荷兰数码沙龙巡回展  彩色投影照片组(CPID)     FIAP 绶带

 

中国影像网:您的照片都很有味道,谈谈您的拍摄技巧吧:

沈健:所谓拍摄技巧,我觉得对于不同的事物,拍摄技巧都是不同的。比如梅花,刘少庸老师说过,画梅有粗细,墨中要见笔,顿挫与顺逆,枝中要求曲。枝干应穿插,画枝如写。叠花似字,分组菊疏密,攒三和聚五,主宾莫分离,俯仰与向背,用色需统一。

  而王世武先生告诉我们:一般赏梅讲究贵含不贵放、贵稀不贵密、贵瘦不贵肥、贵老不贵嫩,即以花朵含苞欲放、疏密得当,枝杆刚劲有力,苍老古朴为宜。拍摄梅花如能遵循梅和梅的常规表达技法,才不失其梅韵。

  拍摄其他东西其实都是一样的,首先要参透拍摄对象的本质,学会欣赏后才能抓住拍摄的角度拍出最完美的作品来。

沈健摄影作品欣赏:

膜拜

晨沐渔歌

旋律

残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