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简单就是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4-5-24
在线时间
5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8
精华
0
主题
15
帖子
1179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25#
发表于 2008-9-20 17:31:00 |只看该作者
“孝道”是我**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斯《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WGxG7jj9.jpg (165.19 KB, 下载次数: 16)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WGxG7jj9.jpg (128.18 KB, 下载次数: 18)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WGxG7jj9.jpg (168.29 KB, 下载次数: 18)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WGxG7jj9.jpg (168.67 KB, 下载次数: 16)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WGxG7jj9.jpg (153 KB, 下载次数: 16)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WGxG7jj9.jpg (138.08 KB, 下载次数: 17)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WGxG7jj9.jpg (122.17 KB, 下载次数: 16)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U4ungelv.jpg (161.3 KB, 下载次数: 16)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U4ungelv.jpg (193.5 KB, 下载次数: 17)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U4ungelv.jpg (143.09 KB, 下载次数: 16)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U4ungelv.jpg (180.34 KB, 下载次数: 18)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U4ungelv.jpg (169.32 KB, 下载次数: 16)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二十四孝图(黑白板)

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4-5-24
在线时间
5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8
精华
0
主题
15
帖子
1179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24#
发表于 2008-9-20 17:30:00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三、寿昌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朝人。七岁时,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外出嫁人,母子不相见已五十余年。宋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为了寻母亲,他弃官前往陕西,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乡。终于在同州(今山西大荔)找到母亲,欢聚而归。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孝行,受到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赞美。

原文:宋。朱寿昌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喜气动皇天。


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4-5-24
在线时间
5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8
精华
0
主题
15
帖子
1179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23#
发表于 2008-9-20 17:30:00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庭坚涤秽事亲

  宋朝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善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极其孝顺,虽然任高官,对母亲的生活仍照顾得体贴入微。黄母生病多年,庭坚日夜守护在母亲身边,喂汤喂药、端屎端尿、衣不解带。因母亲爱干净,他母夜必亲自为母亲洗涮便桶,以安母心,没有一刻放弃尽儿子的孝道。所以他的孝行被天下传诵。

原文:宋。黄庭坚。号山谷。元祐中为太史。性至孝。身体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洗涤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职。有诗为颂。 
  诗曰贵显闻天下。平生事孝亲。不辞常涤溺。焉用婢生嗔。


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4-5-24
在线时间
5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8
精华
0
主题
15
帖子
1179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22#
发表于 2008-9-20 17:29:00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二、黔娄尝粪忧心

  庾黔娄,字子贞,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后移居江陵(今湖北江陵)。受祖父及父亲的影响,自小喜爱读书,曾任县令。知父亲病危弃官归家,听名医讲“尝父亲粪便味能知病情,味苦病情好转,味甜病情恶化。”便尝了父亲的粪便,其味甜,他内心非常忧伤和痛苦,并在深夜替父祷告,愿替父死,足见其孝。

原文: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愈剧。但尝粪。 
  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4-5-24
在线时间
5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8
精华
0
主题
15
帖子
1179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21#
发表于 2008-9-20 17:28:00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一、孟宗哭竹生笋

  孟宗又名孟仁,三国时江夏(今湖北鄂城)人。他很孝敬母亲。有一年,孟母病了,医生嘱咐用鲜竹笋做汤病体可以康复,正值寒冬,哪有竹笋呢,孟宗跑到竹林,放声大哭,泪水所洒之处,竟然破土冒出一枝竹笋来。孟宗喜出望外,挖了几枝回家给母亲做菜吃了。孟母吃后心情愉快,病也随着好了。这个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寄托了人们对孝敬父母行为的推崇和对孝子的喜爱。

原文:三国。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病笃。多月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归持。作羹奉母。食毕疾愈。有诗为颂。 
  诗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4-5-24
在线时间
5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8
精华
0
主题
15
帖子
1179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20#
发表于 2008-9-20 17:27:00 |只看该作者

二十、打虎救父

  杨香,晋朝杨丰的女儿,十四岁那年,随父去田间收割稻子,突然一头斑斓猛虎跃出,将其父扑倒在地。杨香听到父亲的叫声,一个箭步跨上前,跃上虎背抡起拳头,对着虎头砸下去,后又将老虎的嘴按在坑里。老虎因无法呼吸,倒地而死。杨香不畏猛虎,“打虎救父”的故事成了脍炙人口的佳话。

原文:晋。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 
  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4-5-24
在线时间
5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8
精华
0
主题
15
帖子
1179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19#
发表于 2008-9-20 17:26:00 |只看该作者

十九、吴猛恣蚊

  吴猛,晋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年仅8岁,因家贫穷,买不起蚊帐,夏天夜间蚊了极多,打不完,赶不走,而父亲又怕烟熏,年幼的吴猛,实在没有办法了,突然他想:如果蚊子吃饱了就不会叮咬父亲了。于是,他每晚都赤裸着上身,在父亲的旁边,任蚊子叮咬自己。吴猛的孝心感动了天下,孝名千古流传。

原文: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潜肤。恣取膏。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4-5-24
在线时间
5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8
精华
0
主题
15
帖子
1179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18#
发表于 2008-9-20 17:25:00 |只看该作者

十八、王祥卧冰

   王祥,字休征,晋代琅砑临沂(今山东费山东)人。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对他不好,他仍很孝顺。有一年冬天,朱氏病了想吃鱼,他来到冰河上解开衣服,裸出胸膛,趴在冰上,用体温将冰融化,这时,从冰面的缺陷口处跳出两条红色的大鲤鱼,王祥将鱼带回家为继母做了可口的鱼汤。朱氏感动了,从此,一家人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文:晋。王祥母丧。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时天寒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有诗为颂。 
  诗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4-5-24
在线时间
5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8
精华
0
主题
15
帖子
1179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17#
发表于 2008-9-20 17:24:00 |只看该作者

十七、乳姑奉亲不怠

   唐夫人,非常孝顺,待婆婆极好。她的婆婆长孙夫人老了,牙齿脱落,不能咀嚼食物,她就用自己的奶喂婆婆,并熬些汤粥给婆婆吃。婆婆病了,唐夫人更是衣不解带,日夜侍候在婆婆身边,煎汤喂药,小心看护,婆婆感动地说:“我没什么能报答你的,但愿你的儿子、媳妇都会象你一样孝顺。

原文:唐。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玻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4-5-24
在线时间
5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8
精华
0
主题
15
帖子
1179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16#
发表于 2008-9-20 17:23:00 |只看该作者

十六、王裒闻雷泣墓

  王裒,字伟元,西晋城阳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对双亲很孝顺。母亲生前怕听雷声。每逢雷电交加的时候,他便跪到父母墓前,哭着说:“娘,儿子王裒在这里,您老人家千万别害怕。”他终生都这样做,其孝心真诚可以想见。

原文: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墓所跪拜。 
  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惧。有诗为颂。 
  诗曰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点击QQ群:229222477 中国影像网深圳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