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朱宪民:活到老,拍到老
责任编辑: 飘渺一叶
  • 朱宪民:活到老,拍到老

    发布者: U2-2  发表于 2011-4-7 11:28 分类:机构组织 查看: 3444 

    摘要: 朱宪民印象: 第一次见到朱老是我刚接触摄影才两三个月,在桂林亚太华人婚纱摄影造型高峰研究会与中国婚纱摄影创意金奖颁奖典礼上。当时见到一个风度儒雅的学者在一群人当中频频微笑,后来才知是著名摄影家朱宪民, ...

朱宪民印象:

第一次见到朱老是我刚接触摄影才两三个月,在桂林亚太华人婚纱摄影造型高峰研究会与中国婚纱摄影创意金奖颁奖典礼上。当时见到一个风度儒雅的学者在一群人当中频频微笑,后来才知是著名摄影家朱宪民,我甚至还把他认错,没想到朱老并无见怪,反而笑容可掬地说:“我姓朱。”那一刻,我手足无措的表情在他亲切、和蔼的笑容里平静下来。朱老的朴素打扮和朴实话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朱宪民老师是一个艺术家、摄影家,更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辈。北京街头虽然有了浓浓的寒意,我的心里却始终是暖融融的。

访谈内容:

周:朱老,我想大家对于您可能再熟悉不过了,您几十年来锲而不舍的关注黄河,关注百姓的拍摄精神深深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我想请问您,回顾过往,您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朱:最想说的应该就是完成了多年的愿望,也是对家乡父老的汇报。我是黄河的儿子,在黄河岸边成长,黄河岸边有我的家,父母兄弟姐妹,现在总算是替自己生长的家乡做了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回报黄河边上那些淳朴的父老乡亲。既然我选择了摄影作为人生路,我就应该给自己的家乡,这些父老乡亲一个交待,让更多的人来关注黄河百姓,了解黄河百姓。

周:毕业后到东北抚顺照相馆工作是为了喜欢还是生存?

朱:刚开始完全是为了生活,谋求生存,我出生在山东濮城一个很穷的地方,初中毕业后到照相馆工作,那个照相馆很小,什么都要学,摄影的技术知识都是从那儿学到的。那个年代的摄影就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为文革服务,纯粹就是摆拍,先构思,后完成。是到后来才慢慢地打心眼里越来越喜欢上了摄影,特别是拍一系列专题的时候,所以我还是感谢命运,也感谢所有一路帮助过我的人。机会来临的时候,就要好好把握。

周:在那里做了多久呢?

朱:2年半。后来觉得基本的技术都学得差不多了,还得再到外面去学习一下,然后就去了长春电影制片厂专修摄影专业,接着又在吉林省戏曲艺术学校学习。我觉得知识是无限的,永远学不完,我要做的就是不断地让自己进步,让自己多学一点东西。

周:后来是什么原因使您想要去关注这些身边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呢?

朱:除了刚开始讲的一点,我是黄河的儿子,还有就是社会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变革,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是需要有人去记录的,我们刚好是在那个时代拿起相机的,所以,可以说是时代促使我们走上了这样一条道路。

周:大家可能可为熟知的是您的代表作黄河百姓这一大型专题创作,拍了整整30年,一定是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么能谈谈您的创作思想吗?

朱:黄河是母亲河,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普通老百姓的一面。黄河能代表母亲,母亲也能够代表黄河,我熟悉黄河就像熟悉我的父亲母亲一样,是我深深热爱的地方,黄河边上的父老乡亲也能时时激起我的创作灵感,我感谢他们。

周:拍摄这一专题是一项比较大的劳动,当初您是如何开展这个工作的呢?

朱:我多年来利用节假日在拍,一年四季有特点的地方都要跑过去拍,年年都这样。主要都是通过电话联系,完了后我也不断地去打听,去询问当地认识的朋友,也有很多人都会打电话通知我。我就是坚持连续地做下来的。

周:这么多年反复拍摄同一个题材,会不会拍到厌倦或者也有退缩的时候?

朱:我不断地去完成自己,总结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这是个很大的工程,需要人的信念对事业很忠诚,就是一种信念,一种信心,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好,靠着这些支撑着我一直把它拍完,没有退缩过。

周:可以说几个您在拍摄黄河百姓时令您记忆犹新的小故事吗?

朱:比方说,在黄河边上,最热的时候,零上40多度,农民百姓顶着烈日在勤恳劳作,光着膀子,皮肤晒得黝黑,汗水掉下来了就拿一条看不出是什么颜色的汗巾擦掉; 还有就是最冷的时候我也过去了。春节前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过年,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不断发展,一年一年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贫穷家庭的生活也逐渐地好起来了。所以,过年的时候,他们都是喜气洋洋的,大家穿着厚厚的棉袄,见着谁都要贺喜一番,互相送个礼啊,我在看到这些的时候,心情也跟着特别激动,和他们一起高兴,也是因为这些父老乡亲的憨厚朴实,善良,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动了我,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地方,我也就越来越有力量拍好这组黄河百姓的作品了。

周:黄河百姓专题的拍摄,是您摄影生涯中最成功的一笔吗?

朱:不能说成功,应该是完成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个愿望,因为我也是生活在黄河边上的儿子嘛。一直就想把自己和这些父老乡亲生活了这么多年的熟悉的生活环境纪录下来,也就想表现得尽善尽美。我们前面也说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很多的时间,长期忍耐的决心,做了,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不能够专题都拍完了,结果有很多都不行的,所以我在拍这组专题时都是很认真谨慎地对待,我尽可能地捕捉到每一个动人的画面。拍的时候也注意很多细节,的确是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最后还是挺满意的。

周:您的确是做到了尽善尽美,也是得到了老百姓们的支持吧。

朱:对,得到了他们很大的支持。比方说经常去的一些村庄啊,尤其是中原地区,他们都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尤其是中午吃饭,他们像过节一样做了好几个菜。我拍的时候还给我端水啊,反正他们就是很亲近,不把你当外人,就跟回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周:热情几乎是这些善良老百姓的共性了,但是他们一年到头都难得拍上几次照,您拿相机对准他们,他们的反应是什么呢?

朱:他们刚开始不理解,还是有一点距离,以为是收钱照相的,都远远地站着,看见我要拍他们就马上跑。他们从来没见过记者,摄影家,不知道摄影是什么回事,不理解你拿一个相机拍啊拍是干什么。后来,我就跟他们说,我是来搞摄影创作的,我先是跟他们解释了一下这个摄影的大概意思,我说我不会伤害你们,我也是住在黄河边上的一名普通老百姓,反正就是动之以情吧,很诚恳地跟他们讲,后来他们也都习惯了。

周:您出了那么多本摄影集,数不清的展览,创办杂志,担任过众多显要职务及评委,您的一生可谓具有传奇色彩,您对此感到满足吗?

朱:我觉得啊,人在学习上还是不能够满足的,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不管你做的是哪一行。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活到老,拍到老,就是要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进步,别荒废了青春年华。拍完了这组,就拍下一组,去实现心底的每一个愿望。

周:哦,那您的意思是不是准备继续下一个拍摄?

朱:对,接下来我要拍城市,拍工业的。我打算去东北拍工人们的生活,因为现在都在提倡振兴东北嘛,东北也是老工业基地,过去的老工业基地给共和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准备表现新老阶梯的发展状况,表现旧的转向现在的这样一个过程,它现在正处于一个转型阶段。

周:除了刚才您说的接下来要拍的东北工业,目前都还在为摄影忙碌什么呢?

朱:我在整理自己过去拍的一些东西,资料,不断地补充当今时代的影像,就是可能我拍的都是多年以前的影像了,现在也是在全面地作个总结,现在要重点关注当今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可能因为精力也有限,没办法每个行业每个角落都拍全,但是也要去关注这个社会,这个在不断发展的中国,用手里的镜头作为历史记录下来,哪个地方比较薄弱,就补充哪个地方,填补那里的空白。

朱宪民部分作品欣赏:

浏览更多朱宪民作品请点击:http://www.199u2.com/home.php?mod=space&uid=34323&do=album&view=me&from=space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