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聚福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U2影像网

标题: 版画欣赏 [打印本页]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31:00     标题: 版画欣赏

一、 婚礼队伍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32:00

二、墓地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33:00

三、卖猫的商人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34:00

四、吸食鸦片的人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34:00

五、祭祀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36:00

七、厦门城门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37:00

八、玩牌的贵妇人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40:00

十一、山脉欣赏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41:00

大清帝国城市印象:十九世纪英国铜版画》的编辑初衷,就是想恢复历史编篡学中的"图文并茂"传统,并不是来附和时下的"图像替换"风气。欧美学者的作品都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我们读西文精装本的学术书,纯哲学的除外,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书常常是插图、插画的。反观中文著作,多半是纯粹的文字和图表,相关的图录很少。原因肯定不是作者、编者和读者不喜欢图象,而是**近代积贫、落后,印刷和制作条件不够,读者负担不起,才因陋就简,不得已也。以十九世纪"大英帝国"出版界为例,印刷出版繁荣,伦敦书商找人创作了很多精美的版画,放在书籍、杂志和报刊上。关于**的消息,英语世界的读者,愿意读理雅各《**经典》的人究竟不多,但是十九世纪西方人关于**的知识如此丰富,又是怎样得到的呢?原来,大部分人是在阿罗姆(Thomas Allom, 1804-1872)这套版画作品中了解**的。**的长城、运河、圆明园、景山、午门、虎丘塔、雷峰塔、报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龙舟、灯笼、闸门、捕鱼、宴请、鸦片、辫子……,都是从这本画册流布全欧洲的。正是这种事实,构成了文化传播中的"图文并茂"的传统。对于这传统,我们要尊重,要利用。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42:00

  阿罗姆的版画里,蕴藏着明清帝国的历史。欧洲人眼中的**盛世,从收在画册里的120多幅精美作品中一目了然。阿罗姆没有到过**,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创建人,画得一手好风景。他收集访华画家,如荷兰人尼霍夫、英国人威廉o亚力山大、钱纳利、法国人波絮埃等人画作,把不同风格和题材的原画,再创作为自己风格的水彩画。他的画作,配上了历史学家赖特的文字说明,1843年由伦敦"费塞尔公司"(Peter Jackson, Late Fisher, Son and Co. London)出版。阿罗姆的画卷发行后,迅速成为英国和欧洲最有名的图画本**历史教科书。

  长城和运河,现在已经成为**民族的骄傲。实在不记得在明末尼霍夫、清初亚历山大到**访问之前,是不是有**的山水画家画过"万里长城"和"大运河"。换句话说:当代**人引以为自豪的两大民族象征,还是外国人帮我们画了下来,宣传出去。当他们在欧洲大惊小怪地称道"世界第八奇迹"的时候,**人还在一座接一座地拆毁着自己的城墙,一次接一次地扒开运河。最后,还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国人口口声声的"运河"、"长城",最终让国人认识到断壁残垣乃是"国之瑰宝"。**文明在今天世界上确立的形象,并不是我们的自画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今天我们描述自己的文明,还必须借用欧洲人的描绘。我从不认为外来者的这份先见先描就是西方人的霸道,或曰"西方中心主义"的倨傲。这完全是在**人还没有走向世界,而世界已经先走向**的状况下自然形成的。外来者一定要来看,一定会有发现。他们有独到的眼光,但无所谓歧视和歪曲。相反,阿罗姆画作中的**,是广角镜里更加世界化了的**,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44:00

虽然**刚刚在中英鸦片战争中被打败,但阿罗姆画册里的**并不是一个妖魔化的丑陋国度。战后,英国人还在继续十八、十九世纪赞美**文化的风气。 早在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带着画师亚历山大到访**的时候,他们已经看到了一个表面光鲜,内里爬满虱子的"康乾盛世"的尾巴。但是,花掉国王大量钱财,却空手而归的使臣们,在报告和画作里甚至不敢暴露在长城内外,运河沿线看到的混乱和贫困。因为英国人仍然把**看作是遍地白银,人人绸缎,天天看戏的国度。英国商人都在等着和**通商,说**的坏话,岂非得罪舆论。

  画册中还是有一些**的负面形象,但不是故意的丑化。嘉道时期,鸦片烟雾缭绕全**,然而没有见过当时国人的"鸦片吸食图"。阿罗姆的作品中就有一幅写实笔调的广式鸦片烟馆图。现在研究鸦片问题的学者,如获至宝,放在专著中,仔细考核。**当代学者严重地忽视着图像中所包涵的丰富文化信息,历史学家尤其如此。张隆溪教授曾在他香港九龙塘家中,指着他收藏的阿罗姆的原画说:现在很少有人到杨柳青、桃花坞年画里查一查当年风俗,把生活细节和人物形象弄仔细些,结果屏幕上的清宫戏慌了腔,走了型。还有,学者研究"**近代化",谈论西方对东方的"妖魔化"。但很少有人去查一下西方的"东方画家"到底在**画了些什么?十八、十九世纪西方人是如何看待"大清帝国"的?**在欧洲人心目中是怎样的一种形象?无形无像,玄谈"历史",如何可信?怎会有趣?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48:00

这些版画全部是英国人所作,看起来不错。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48:00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0:55:00

看着版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啊。
作者: 火鸟    时间: 2006-5-27 01:02:00

通过版画,看得出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无论是建筑、风土人情.
作者: 江山    时间: 2006-5-27 01:03:00

谢谢楼主,这些版画很好.


作者: 一笑    时间: 2006-5-27 01:05:00


作者: 一笑    时间: 2006-5-27 01:05:00


作者: 一笑    时间: 2006-5-27 01:06:00


作者: 西域公主    时间: 2006-5-27 11:27:00

真是漂亮呀,






欢迎光临 深圳市聚福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U2影像网 (http://www.199u2.com/) Powered by Discuz! X2